因时气者,必一方长幼病皆相似,审系何气之邪治之。食积∶心酸腹满,大黄、牵牛之类,甚者礞石、巴豆。
若热壅成疮,肺痈喉烂,则更甚矣。浊中有清,故浊之浊者,为糟粕,由大肠出。
《经》日无故而喑脉不至者,虽不治自已,为气暴逆也,气复自愈。下之阴气不得上通于阳,则下迫,故泻也。
外此则虎牙、鲤鱼头骨亦可,此乃食人之物,鬼所畏者也。或以五苓去桂,吞酒煮黄连丸。
渴而不恶寒者,此为皮水。亦可灸丹田穴,以多为妙。
痰少而粘连不易出,气燥也。下焦之气肝肾主之,肾移热于膀胱,无阴则阳无以化,须纯阴之剂,滋肾丸。